Ubisoft 公開以著名中國神話故事西遊記為靈感來源的行動遊戲新作《Monkey King Escape》,這是一款針對華人市場所設計的遊戲作品、由 20 名 Ubisoft 成都工作室員工所組成的團隊共同開發而成。
iOS平台則預計於2月底前推出,為日本第一的動作RPG手遊《白貓Project》,打造擁有台港澳特色的場景、關卡與角色,提供豐富的遊戲內容和可愛的風格,搭配超豪華聲優陣容,期待帶給台港澳玩家不同凡響的遊戲體驗。
今日於台北國際電玩展的PlayStation® 舞台活動上,《人中之龍》系列遊戲總監 名越 稔洋 宣佈,,累計銷售超越650萬套的動作冒險遊戲『人中之龍』最新作品, PlayStation®4/PlayStation®3専用遊戲『人中之龍誓約的場所』的繁體中文版決 定將在2015年5月14日(四)發售。預計發售地區為香港、台灣。
狩獵行動已經展開,即日起自2015年1月18日,Halo 5: Guardians《最後一戰5:守護者》多人連線Beta版正式展開公測,全球玩家皆有機會搶先品嚐全新進化的《最後一戰》戰鬥體驗。此外,《最後一戰5:守護者》也於今日正式開放預購。預購詳情請參閱《最後一戰5:守護者》官網。
玩法簡單卻不失難度的小遊戲常常能讓人玩很久,《Alien Spidy》就是這樣的作品,故事敘述外星蜘蛛史派迪(Spidy)架著太空船出航探索地球,途中不幸與同伴維吉(Virgi)失去聯絡,更慘的是,太空船進入大氣層時故障, 只好緊急降落,雖然保得一命,但太空船的零件都散掉了。在這陌生的星球上,史派迪必須找到維吉, 同時找回零件修好太空船。你需要運用技巧和智慧,幫助主角穿越布滿奇異生物的環境,找到失蹤的同伴,一起重返家鄉。
PS Vita 自發行以來,除了推出專屬新作外,也是許多舊作的移植平台,《朧村正》便是其中一款移植作品,最早在於2009 年發表於Wii, 如今在掌機平台上重生,玩家們可以在PS Vita 的高畫質螢幕上,重溫這款美麗的日式畫風作品。
是否曾幻想自己是個魔法師,揮動魔杖變出許多神奇物品?這本由哈利波特作者J.K.羅琳執筆的《魔咒之書》將實現你的夢想。配合PlayStation Eye鏡頭、PlayStation Move體感遙控器與AR擴增實境道具,可以讓你學會各種魔法。遊戲內容全部中文化,除了魔法書圖像中的文字仍保留英文外,旁白講解全部以中文表達,玩家念魔咒時也可以講中文。針對某些曾出現在哈利波特小說中的魔法,中文化人員也有參考中文小說的譯名,看過小說的人應會對許多咒語產生熟悉感。
儘管SCE對《Puppeteer》還未透漏太多訊息,但這款遊戲去年於德國科隆電玩展gamescom展出時便驚豔全場,不只是因為它有精采的動畫和光影表現,獨特的遊戲設計和詭異氣氛也是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之一。故事講述月熊王(Moon Bear King)喜歡擄走孩童的靈魂,將他們變成玩偶後留在黑魔堡中,男孩Kutaro也是被綁架者,但他的命運更悲慘:月熊王將他的頭吃掉,並將他的身體丟到黑暗的地窖。好在變成玩偶的Kutaro在沒有頭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活命,他必須設法取回原來的頭顱、找回自己的靈魂並逃出城堡。
電影獨立製片往往有著與眾不同的創意,遊戲也是如此,許多獨立開發者雖然沒有龐大的資金,卻能夠想出獨樹一格的遊玩方式,《相反世界》就是這樣的遊戲。這款視覺風格極為可愛的作品採雙人合作模式,玩家要操縱Ibb 和Obb,在一個重力相反的世界冒險,其中充滿許多精巧的機關,兩人必須互相幫忙,才能順利突破障礙。
惡靈古堡對許多玩家來說,是個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名字,從1996 年發行至今已有17 個年頭,前期以恐怖生存為主,後期蛻變為動作冒險。轉型為動作冒險後的惡靈成為奔跑打殺的射擊遊戲,刺激與緊張性十足,但少了前期那股懸疑和步步為營的氣氛。《惡靈古堡:啟示》或許會給你不同的感覺,因為它融合了前期的恐怖和懸疑氣氛,操作則採取後期的第三人稱過肩視角,讓遊戲在展現動作之餘,不脫恐怖求生的本質。
許多電影的主角常在故事開頭失憶,隨著劇情進展慢慢找回自己的過去,最終發現自己的身分而立志完成使命,《記憶駭客》的主角妮琳(Nilin)也有相同的遭遇,不同的是,她身處的是對記憶有著極端控制的未來世界。遊戲時間設在2048 年的巴黎,人類的記憶完全數位化,每個人的大腦都有植入物,可以隨時刪除、買賣或交換記憶,記憶的流通由一間名為「記憶之眼」(Memoryeyes)的企業掌管。妮琳原本是「記憶之眼」旗下的記憶獵人,專門負責潛入普通人的心靈獵取或轉變他們的記憶,不過通常「知道太多」的人容易招來顧忌。妮琳優秀的知識和能力讓組織產生害怕和懷疑,最後逮捕了她,清除她的記憶並把她關在牢房,她靠著本事逃了出來,藉由好友的協助,開始探查自己的過去。
如果你之前玩過Sly Cooper系列, 應該對他的大名耳熟能詳。這隻出身盜賊家族的浣熊在PS2 上以精采的冒險三部曲闖出名號,後來這三部曲還以典藏版的身分,在PS3 上以高畫質重製,不過重製版畢竟不是新作。在第三代推出七年半後,Sly Cooper 終於堂堂推出第四代《怪盜史萊古柏:時空大盜》,劇情承先啟後,主角群也由原班人馬擔綱演出。
古墓奇兵系列雖沒老到躋身骨灰,卻是許多玩家在九〇年代的共同回憶,此系列以女性主角蘿拉.卡夫特(Lara Croft)風靡遊戲界。第一代於1996 年推出,至今共出過八套遊戲。當年不但幫助PS 主機創下銷售百萬台的佳績,還被好萊塢兩次搬上大銀幕。鑑於這兩年遊戲界吹起「重啟」風,今年推出的《古墓奇兵》不再延續之前的劇情,而將蘿拉的造型、身分與故事背景全部重新塑造,是煥然一新的作品。
戰神系列是PS主機的代表作之一,以血腥暴力著稱,故事以希臘神話為背景,自2005年在PS2推出至今共有六部作品,《戰神:崛起》是此系列的第七部,不過故事是前傳而非續作。
現在的遊戲產出速度很快,從App Store上那數不清的小遊戲就可看出端倪。為何遊戲製作可以如此快速?有一大半要歸功於遊戲引擎,因為遊戲引擎提供的功能,可以省卻大量的開發時程,使開發者能花更多的時間構思遊戲設計,而不是花時間處理程式碼。不過,到底什麼是遊戲引擎?它如何幫助開發者呢?
無論是電影還是遊戲,在創造出夠多的英雄/明星人物後,就會想把這些人集結起來聯手對抗邪惡集團或互相格鬥,《PS群星大亂鬥》採用的是後者的類型。遊戲集結了二十幾個PlayStation平台上的明星,包括《惡魔獵人》系列的但丁、《戰神》系列的克雷多斯、《小小大星球》系列的Sackboy、《祕境探險》系列的奈森德瑞克、《潛龍諜影》系列的雷電、《怪盜史萊庫柏》系列的史萊庫柏等,連Sony的吉祥物多樂貓(Toro Inoue)也加入戰局,各使絕招一較高下。
用魔法作戰在遊戲中是再常見不過的事,但如果魔法的代價是用身上的某部分換取,包括四肢、內臟,甚至是生命,你會覺得代價太高嗎?這樣的機制正是《靈魂獻祭》的特色。遊戲中的祭品可能是你、你的隊友,甚至是敵人。在戰場上使出的每一道魔法,都必須用某種犧牲來換取,沒有犧牲就無魔法可用,而魔法是你唯一的武器。若遇到太強的頭目,你和同伴間必須擇一隊友犧牲,以使出夠強的魔法來擊敗敵手。這時候,誰會成為那個倒楣鬼……不,是犧牲小我、完成大我的偉大勇士呢?
末日幻想是小說、電影的常見題材,內容大多是描寫人類在未來因戰爭或疾病的侵襲、氣候變遷、糧食與能源的缺乏、機器產生自我意識、外星人入侵等種種原因,造成地球有毀滅危機,存活的人類必須在嚴苛的環境中靠著稀少的資源生存下去。這樣的題材也搬到了遊戲,成為《最後倖存者》的時空背景。
沉默之丘系列(Silent Hill Series)一直以其驚悚的氣氛、詭異的環境和糾結的劇情觸動玩家,在主機上已推出多代。PS Vita版應該讓很多人好奇,主角又在沉默之丘遇到了什麼災難,但這回的沉默之丘與你過去熟悉的單人生存恐怖有點不同,它傾向多人合作,而且帶有RPG的性質。
惡靈古堡從1996 年發行以來, 已走過16 個年頭。也許你中間只忙著逃亡和打殭屍,從來沒注意過劇情在幹嘛;又或者你一直追蹤著歷代主角群的動向,想知道這夥人與作孽多端的安氏藥廠(Umbrella Corporation)之間,究竟什麼時候才能有個了結?從六代祭出的龐大陣容來看,也許我們可以找到部分解答。
曾在PS2 上玩過《大神》的玩家, 現在可以在PS3 上以1080p 的高畫質找回當年的回憶。這款水墨風格繪製的遊戲,以日本古代神話與民間故事為本,帶領玩家重回傳說的年代,在遠古大地尋奇。
憤怒鳥(Angry Bird)成為最暢銷的遊戲, 已經很多年過去了。Rovio 也曾以憤怒鳥為主題開發了各種各樣的遊戲及電影。今天,Rovio 正式宣布,憤怒鳥 2(Angry Birds 2)將於7月30日正式發布。
在 Xbox E3 發表會首先隆重登場的是 Halo 5: Guardians 《最後一戰5:守護者》的最新遊戲展示,包含全新的「Warzone」(暫譯:戰區)大型多人連線遊戲模式,最多支援24名玩家一同與AI角色組隊或對抗。
在 E3 大會上,Square Enix 宣佈計劃在今年夏天結束時,為 iOS 平臺發佈布《最終幻想 VII》。目前,除了發佈日期外,遊戲的其他細節還不清楚。不過看起來,iOS 平臺的《最終幻想 VII》將是 PS1的移植,而不是全新製作。
目前,1-6代《最終幻想》已經登陸 iOS 設備,不過 iOS 版《最終幻想 VII》將是首次從 PlayStation 平臺移植。《最終幻想 VII》在1997年發佈,很快就成為最流行的最終幻想遊戲。在2013年,Square Enix 製作人 Takashi Tokita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,《最終幻想 VII》登陸 iOS 平臺還需幾年的時間,因為 iOS 設備對遊戲的容量有很大限制。
時間是1765 年, 法國- 印第安人戰爭(French and Indian War)剛落幕不久,法國在戰後將其在美國的屬地路易西安納割讓給西班牙。在這個盛行殖民的時代,流行著一種不成文的婚姻制度。由於當時沒有足夠的法國女性願意隨男性移民海外殖民地,許多法國人會先娶非洲、亞洲或美洲人為暫時的妻子,日後找到「更合適」的白人女性再正式結婚,這種制度稱為Plaçage。
賽車遊戲可謂老少咸宜,即使不玩遊戲的人也很容易投入其中。在PS3 上叫好又叫座的小小大星球系列這次推出了賽車版,要操縱布娃娃在星球上的各個地方舉行比賽。劇情承接自《小小大星球2》, Sackboy 打敗機器怪(Negativitron) 後,一群叫做搜刮魔的訪客從非常遙遠的地方來到這裡,打算把星球上的獎賞通通挖走。為了保護星球, Sackboy 得以最快的速度開車追擊這些盜寶賊。
許多玩家可能到《Journey》出現,才對thatgamecompany(以下簡稱TGC)有印象,其實他們早在2006年就以《Flow》獲得相當口碑。
Snapshot是「快照」的意思,那麼《快照大冒險》是要搶拍正妹、動物還是鬼魂呢?都不是,是要拍物品照。先別急著失望,因為Snapshot可不是個呆板的拍物品遊戲,而是要利用拍照來闖關前進。遊戲中,你操縱一個名叫Pic的機器人,Pic帶著一款有特殊功能的照相機,該相機可以將物品捕捉至相片中。雖然身懷神奇相機,Pic卻對自己的未來很茫然,不知何去何從,他不自覺晃到了實驗室外的森林中,這座森林也就成為你往外探勘的起始點。你得用手中的神奇相機捕捉、移動必要的物品,讓Pic掃除阻礙順利前進。
在PS3 紅透半邊天的《小小大星球》,如今在PS Vita 推出續作, 這款續作除了承襲前代的高度遊戲性外,也融入了PS Vita 專有的觸控與照相功能,而且融合得毫不彆扭――亦即在遊戲中使用觸控與照相時,不會覺得這是為了配合掌機而勉強加入的操控方式,相反地,它們巧妙地與遊戲融為一體。故事部分,PS Vita 版的《小小大星球》有全新的劇情,主角則仍是由此系列的代表人物Sackboy 擔綱。